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东南网(2015-5-13):蹭课:找寻态度与追求的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东南网(2015-5-13):蹭课:找寻态度与追求的平衡<hr>发布日期:  2015-05-13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绘图:福州大学报漫团 吴国圣

■策划统筹 翁李焱

■撰稿 福州大学记者团 张惠敏

■采访调查贡献 林艺芬 刘毅敏

在人文学院副教授罗小锋老师的当代西方社会学课堂上,有位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前来蹭课。经过交谈得知,他同时也蹭过经济学、法学等不少跨学科的课程。在咨询罗老师后记者发现,蹭课对大学生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不止是大学生,不少有志深造的社会人也会来大学蹭课旁听。
据调查,在福州大学,过半的受访学生通过咨询老师、同学或通过蹭课软件等方式尝试过蹭课。那么,蹭课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制图:福州大学报漫团 苏鑫坤

新的课堂使眼界更开阔

人文学院的徐馨晨喜欢和小伙伴搭伴去蹭课。“小柳,快起床,你喜欢的那个外教的英语课开课啦!”一大早,徐馨晨便赶紧起床,叫上一起去蹭课的小伙伴,打开超级课程表查找英语课的上课时间和地点。她们认为,有同行的“课友”可以互相监督,克制散漫,课后还能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既完全自主,又轻松有趣。
馨晨回忆到,有一节英语课上,外教老师在讲关于地理和历史的故事,各种专业词汇让非专业出身的她有点反应不过来。老师提问的时候,她只能低头回避老师的目光。然而外教注意到了她的反应,便有意提问她,她无奈只能凭着刚刚听懂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汇,尴尬地回答外教的提问。她原以为会很丢人,然而外教却微笑看着她,用英文鼓励她,还夹杂着一句“蹩脚”的中文:“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的”,身边的同学也都用掌声来鼓励她,这样“意外”的收获让馨晨觉得心里暖暖的。
当然,馨晨蹭课的课程并不是盲目挑选的,她会询问相关专业的同学对这门课程和老师的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也会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增加了解。“最近也在考虑,想到农林大学感受下园林设计和蜜蜂养殖等方面的课程,开阔一下眼界。”馨晨对于“跨校”蹭课很是期待,她已经看好课程随时准备行动。
但是,大部分受访者对于“跨校蹭课”则是担忧居多。近90%的受访学生表示从不跨校蹭课,交通不便利、时间不充裕、获取课堂信息的渠道不畅通等都是阻碍跨校蹭课的原因。并且,“跨校蹭课”对于个人兴趣和学习精力的要求更高。近60%的受访教师也认为,“跨校蹭课”的确可以开阔眼界,但需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制图:福州大学报漫团 苏鑫坤

交流互动给课堂带来活力

在福州大学,“蹭课族”中以财经类和工科类学生居多,而他们所蹭课程则以文史哲类、财经类和公选课为主。其中,有42.07%的受访学生喜欢蹭文史哲类课程,据分析,文史哲类课程符合多数学生兴趣,且课程对学生基础要求不高,让更多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多层次文化。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80.69%的受访学生选择所蹭课程的原因是“个人兴趣”。其次便是被授课老师的魅力所吸引,冲着老师去的蹭课学生占了53.79%的比例,陈成便是其中一个。
大二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到金融专业,陈成开始了他的宏观经济学的蹭课历程。现在他在杨广清老师的带领下做关于经济研究的课题,成了“关门弟子”。
有意思的是,陈成在大一已经修完了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大二蹭课完全是被“杨广清老师的魅力所吸引”。杨老师上课并不是循规蹈矩,照搬课本,而是把他在美国的经历和课程结合起来,“开阔了视野,让我对美国那个陌生的国度有所了解,也很容易地把学到的经济知识带入。”
陈成在宏观课上还遇到了同样是蹭课的老同学,“蹭了一学期的课,老师都认识我们了,会经常跟我们讨论经济相关的选题。每次要是没去上课,第二次的课上老师还会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而没去上课。”
相比陈成和老师的互动相识,大一的朱婧则是“单纯蹭课”。“老师并不知道哪些同学是来蹭课的,他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授课上。”
无独有偶,据记者回收的53份教师问卷显示,45.28%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蹭课族”的存在,而56.6%的教师表示在课堂上与蹭课学生并没有互动。
249份学生问卷中,有213人表示所在课堂会出现“蹭课族”。对于“蹭课族”,近半数的学生很佩服他们的学习劲头,很欢迎他们进入自己的课堂一起学习,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蹭课族”抢座现象严重,让人反感。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的专业课,本来班上刚好满员,但是因为课程重要老师也教的好,所以很多人都会来蹭课。”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梅想起大一时候的微观课程仍旧心有余悸。“占座太疯狂”。因为是下午一二节的课程,就算中午没有午睡就去教室占座,也会出现没有位子坐的情况。“好几次没有位子坐,只能到教师休息室拿椅子在教室最后面坐着。”
针对此类疯狂占座,有15.09%的受访教师希望能缓解占座现象,要求蹭课学生不要占座。
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蹭课族”上课态度积极热情,让老师觉得教学更有动力。因此86.79%的受访教师认为“蹭课族”只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对于课堂纪律的维持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面对“蹭课”要热情更要理性
记者调查发现,“学霸”是蹭课的主力军。公共管理专业的洪顺发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而他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十分明确——跨专业考研。所以除了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之外,他还会利用课后时间去蹭机械专业课程。他表示,蹭课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扩宽知识面、认识更多不同专业的同学,让自己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有效。“这样的蹭课经历让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比别人精彩。”
然而,徐馨晨则表示,毕竟蹭课只是浅尝辄止,只是个入门。所以如果要当成考研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她同时蹭过多门课,初衷是在同一时间内尽量多的了解各种各样的课程和知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并不现实,自己很难消化和吸收,由于课程之间差距比较大,思维转换也使她很疲惫。
因此对于课程较繁重的同学来说,蹭课并不是很好的学习方式。29.72%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精力有限,对于蹭课持保留态度。49%的受访教师认为对于大学生蹭课应该“宽容与管理并举”,在学校专业课的同时广泛涉猎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但若是兴趣课程与专业课冲突,还是要以本专业的课程为主。
人文学院副教授罗小锋老师很鼓励同学们蹭课,罗老师说:“现代社会鼓励思想的交融,打破学科间的分界,如果你只了解某一学科或只知道学科的某一点,那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就很片面,没有整体感。”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会欣教授认为,对于大班教学的话,学生蹭课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小班教学,老师是有针对于的对于这个班级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如果有同学蹭课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对于蹭课,李老师则表示希望蹭课学生在不打扰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基础上多蹭课,特别是跨专业蹭课,拓宽知识面。
【域内观察】

◆2012年,复旦大学校内刊物《复旦研究生》报推出一个整版的“蹭课地图”,共推荐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在内的25门精品课程(公共课),详细列出了每门课程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推荐人及推荐理由等,将其中9门课程的上课地点被标注在复旦大学的校园地图上。
入选的课程以文科类课程居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诸如形体训练、中医文化、当代小说选读等本身内容就很容易萌生个人兴趣的课程。另一类是普遍被学生们认为授课教师极其具有个人魅力的课程,课程推荐的语言也极富诗意,非常吸引人。
◆在北京大学,校内课程允许旁听是其一直延续的传统。如果想到北大进修,或者进行正规旁听,可以到学校相关部门缴费并办理相关手续。但是如果不需要成绩和学历的话,则可以免费自由旁听。当然,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校外人士只需在校门口拿身份证进行登记后就能进入校园。如果想到北大图书馆办理临时借阅手续,持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或者单位介绍信,就可办理。一天交2元钱,便可在北大图书馆博览群书。
◆2014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土木学院学生刘灿和2012级公管学院学生王贤玮,共同组建了“武汉地区高校蹭课联盟”,为“蹭课一族”们提供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平台。该联盟为武汉地区首个高校蹭课联盟,是一个主要面向武汉各大高校在校学生,提供讲座、公选课等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平台,QQ群吸引了来自武汉地区50多所高校在内的上千名学生,微信公共账号创号10天订阅用户人数便到了1000以上。
【域外观察】
◆除了到大学校园实际蹭课之外,网络公开课和“慕课”的兴起,也让哈佛、耶鲁等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顶尖大学都向社会开放了不少公开课资源,通过这些视频公开课,不仅可以感受这些名校的课堂氛围,也能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被许多网友视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入读美国着名学府花费不菲,但魁北克省一名青年人却以潜入大学研究班及课堂等方式,免费接受美国多间着名大学教育长达四年,完全无须交学费。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28岁的杜马(Guillaume Dumas)曾在2008年至2012年间,游走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课堂。杜马表示,他在19岁入读社区学院,主修心理学,但因为对其他学科也感兴趣,所以开始尝试在没有报名的课堂上课。之后,他更到学校附近的其他大学,如蒙特利尔大学等学校“蹭课”,最后决定游走美国多所着名大学。杜马说,“蹭课”受益最多的不是课上可以学多少东西,而是可以进行社交,遇到很多优秀的人。部分杜马曾游走的大学表示,这种况非常罕见,但并非前所未有。斯坦福大学发言人表示,若校方发现有未报名的学生在校内上课,将要求该学生离开。耶鲁大学则形容杜马的行为如同擅自闯入校园,建议他应该修读耶鲁在网上提供的免费课程。
(来源:福州大学报)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6014.htm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2 01:21 , Processed in 0.36387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