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福州文明网(2019-07-11):福州大学:深入调研客家木偶戏 助力传承非遗文化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2: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福州文明网(2019-07-11):福州大学:深入调研客家木偶戏 助力传承非遗文化<hr>发布日期:  2019-07-11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7月9日,一行人来到了闽西客家木偶戏发源地上杭县,以调研学习、参观采访等形式切身体验木偶戏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新时代非遗转型发展之路。他们是来自福州大学“走进非遗文化,追寻红色精神”暑期实践队,希望通过此次上杭客家木偶传习中心之行了解更多专业信息。
木偶展厅中陈列诸多木偶,包括《八仙过海》、《水漫金山》、《旭日汀江》等经典剧目角色。据传习中心副主任郭伯能介绍,这些木偶为纯手工制作,从毛发到服饰再到骨架,并精细逼真的面部表情,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十分珍贵,目前尚保留少数两三百年历史之久的木偶。
作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木偶戏”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老艺术家在近几十年期间于曲折发展中力求突破,但仍然面对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郭伯能表示“客家木偶几乎灭绝,我们目前在做的仅仅是在拯救木偶戏。”
为了接轨当代“快餐文化”的节奏生活方式、防止木偶文化被淘汰,传习中心一直在跟随时代的发展中做出创新。“通过反复修改编撰将原本长达一两小时的表演时长浓缩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在表现形式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和调整,力求符合当代人的观赏理念。”著名大师李艳玉之徒林培松讲道。
据悉,这项古老的艺术已经出现了年轻的传承人。传习中心目前有12位木偶演员,其中7位80后、4位90后。仅27岁但已从业近十年的林培松向实践队员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学习木偶戏比较枯燥且难度系数大,要练唱念坐打提。最长一部戏达两个小时,最重的木偶近九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沉下心学习这个技艺,但出于对木偶戏的喜爱所以才能坚持着走下来了。”在发展形势日趋好转的情况下,林培松对木偶表演抱有更大的信心,并希望通过实践队表达对青年一代传承非遗技艺的呼吁和倡导。
“这种十指绝技的绝处逢生关键在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与发展,客家木偶戏是福建的文化基因,也是需要拯救并传承的历史文脉。失传即是掩埋记忆,希望更多的新生力量能关注木偶戏,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实践队成员林思睿表示。



福州文明网:http://fz.wenming.cn/wmcj/201907/t20190711_5947794.html?from=singlemessage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9 16:43 , Processed in 0.33759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