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新京报】营商环境育苗 品牌扎根生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2: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新京报】营商环境育苗 品牌扎根生长<hr>发布日期:  2022-05-10                            作者: 记者 肖隆平 实习生 金思含                            阅读: <hr>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中指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关于中国品牌的故事便在各地传扬开来。
“这是很大的一个转变,很积极的影响”,广东营销学会副会长、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志民告诉新京报。2018年开始,每年5月10日在上海都举办一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这带来的一个积极变化是,中国自主品牌最近几年确实发展得不错,“我们现在提得非常多的一个概念叫‘国潮’,增长了很多人的自信。”
国家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肖阳对新京报表示,政府在中国品牌发展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中,工信部、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部委持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把品牌当成一个长期持续性的战略来看待。
中国品牌日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吸引了50余个参展代表团、596家国内知名企业、12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中央企业和18家品牌服务机构聚集展会。2021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有1500余家自主品牌企业通过云上和线下方式最终参展。
中国品牌的崛起是怎么做到的?营商环境的改善在其中扮演了多大的作用?
1 保护品牌发展的政策逐渐完善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江南大学质量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滕乐法告诉新京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对品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起促进作用。
中国政府网资料显示,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改革开放后,我国品牌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这源于相关政策的逐渐完善。
198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此后,《商标法》历经1993年、2001年、2013年和2019年四次修改。
滕乐法表示,《商标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品牌事业的发展。这种发布早且修改多的特点,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品牌保护的强烈意愿。
周志民介绍,我国品牌的发展与1992年1月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很大关系。因为改革开放为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有了这个谈话才会有后面的发展。
此时,产品质量问题愈发受关注。1992年4月28日,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质量意识是存亡意识”“不讲质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我国第一次就质量工作召开专门会议。
质量立法研究也随之开展。1993年国家出台了《产品质量法》,明确了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政府可以依法监管。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品牌越来越得到重视,企业品牌建设进入了打造“中国名牌”的新阶段。
一个重要标志是,199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提出,要“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
新京报梳理发现,这份《纲要》先后出现6次“名牌”,并且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名牌产品;主要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肖阳表示,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特别是近十年,我国品牌工作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称号。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竞争已经进入以价值创新为导向的全方位竞争时代,不仅是本土企业间的竞争,而且还要跨出国门,敢于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
鼓励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政策随之而来。201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
“应该说这是最早一次把品牌专门拎出来讲,还讲这么细的一个国家级文件”,周志民说。《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专栏三”把品牌建设的重点措施都列了出来,包括品牌建设的标准体系、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三大类。
(节选)



新京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2-05/10/content_817677.htm?div=-1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10 05:58 , Processed in 0.33010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