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东南快报(2015-7-29):我省首开高校大学生文学创作研习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3: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东南快报(2015-7-29):我省首开高校大学生文学创作研习班<hr>发布日期:  2015-07-30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东快讯(记者林鹏浩)为了提高我省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培育后备文艺人才力量,推动福建高校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由福建文学杂志社主办,福建(海峡)文艺网和榕城高校文学联盟联合协办的2015福建高校大学生文学创作研习班,于2015年7月22日-28日在福州怡山大厦举办。

    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小说家杨少衡,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副部长修德茂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福建文学》杂志社社长曾章团主持开班仪式

    本次研习班的培训对象是全省各大高校的优秀文学创作人才,包括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方面,目的是打造一个培养全省文学新秀的写作营。学员名单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和选拔过程,先由各高校文学社团、团委推荐优秀学员,附上学员作品,再经福建(海峡)文艺网和榕城高校文学联盟联合举荐,最后由福建文学杂志社确定学员名单,共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全省九个设区市24所高校的大学生42人参加了本次研习班。

    据主办方福建文学杂志社介绍,这是我省首次针对福建高校大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文学创作培训,活动得到了省内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大学生们反响热烈。福建文学杂志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福建的文学创作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也为文学闽军的壮大发展增添新生力量。

    知名作家、学者为文学新秀传经授教

    本次研习班历时一周,主办方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学生们讲授文学创作。授课老师包括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杨少衡,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林焱,《福建论坛》总编管宁,著名诗人谢宜兴等,分别围绕小说创作、散文创作、未来的文学、福建文化与文学等主题,为研习班的学员们传经授教。

    培训期间,福建文学编辑部成员与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作品点评交流,《福建文学》主编助理石华鹏以自身的工作经历,向学员们分享了有关文学投稿与文学编辑的相关经验。

    研习班除了课堂内的交流与学习外,主办方还带领学生们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冰心文学馆,座谈冰心散文创作;参观三坊七巷,领略福州历史文化;参观相思岭大学生创业园,让学生们了解并体验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

    据主办方福建文学杂志社介绍,努力挖掘文学新秀、扶持文学新秀,想方设法为文学新秀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创作机遇,是《福建文学》始终如一的办刊理念。今年6月,《福建文学》出版年度专号《福建80·90后诗人大展》,全景展示了我省初出茅庐甚至已小有名气的新生代诗人,呈现出一派蔚为大观的闽派新生代诗人群像,著名诗评家孙绍振教授曾以宏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留名文学史,此次他再度出山,为我省新生代诗人的“新崛起”撰写了综述性评论,为福建80、90后诗人鼓与呼。

    他们野蛮生长,正在创造新的崛起

    本次研习班的学员,会集了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类拔萃的高校青年。他们中,有的人钟情于小说创作,有的人擅长散文,有的人擅长诗歌,也有人“身兼多能”。他们中,有的人斩获了各项国家级、省级的各项文学大奖,许多学员的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萌芽》《青年文学》等知名刊物。

    来自厦门大学的王宇坤曾获第十五、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其首部长篇作品《当世界已无法深爱》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上市,另外两部作品《你曾是少年》《在你的世界,璀璨运行》也即将面市。

    王宇坤说,创作是一件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创作对于我而言是生活中除了学习、工作以外的一种乐趣所在,我喜欢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挖掘灵感,再将他们的故事和情感加以文字化的改造和演绎,我喜欢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细节描写,因此我会在作品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描摹一个人的情感。”王宇坤把写作比作一种走入心灵深处的旅行,“在不同人生的旅途中畅行是我对写作最大的热忱。”

    来自集美大学的魏荣凯曾获2012首届“曹雪芹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大学组金奖、2012第四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人气奖,201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那时年少》。魏荣凯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小说创作的保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一直认同这个观点,一定要创造机会,争取机会多到外面走走,无论是漫无目的的行走还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路上的一切都会是小说创作的素材和影子。”他希望自己能多思考、多读、多写、多走,为小说创作积累更多素材。

    来自福州大学的洪艺松曾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第一届人大、浙大、北师大高校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其作品散见于《视界》《寒星》《艺文》《春泥》等刊物。洪艺松热爱诗歌,他认为,诗歌是年轻的象征。洪艺松说,年少时给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郭沫若所写的《女神》,后来又受到北岛、舒婷、顾城、海子等诗人的影响。“每次读他们的作品,我就有‘重返八十年代’的豪情,恨不得我就是那个时代的青年,用诗歌来表达火热的情感、年轻的不悔和无怨的青春。”

    来自福建医科大学的姜成禹曾获“榕城十佳写手”称号,他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同时也进行散文和剧本的创作。姜成禹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小惊奇,我用诗歌来抵御有限生命的孤单。”他说,当他面临负面情绪时,他希望通过他的诗句让别人去体会一些寂寥,也得到应对这种情绪的信念。当他处在积极情绪时,他希望人们了解这种心思的来龙去脉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在福建文学杂志社出版的专号《福建80·90后诗人大展》的序言中,编者写道——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崛起。不仅是80·90后诗人,研习班上,这些有志于从事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多种文学门类创作的高校青年,他们凭借内心那股滚烫的热爱,靠着勤勉的写作、广泛的阅读、坚实的行走和前辈们的提携,野蛮生长,也在创造着新的崛起。

    东快记者林鹏浩/文图由海峡文艺网吴舒婷提供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801.htm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2 10:59 , Processed in 0.327469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