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福建日报、光明网、人民网(2015-11-2):福建自贸试验区如何全面对接海丝核心区?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福建日报、光明网、人民网(2015-11-2):福建自贸试验区如何全面对接海丝核心区?<hr>发布日期:  2015-11-03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今年初以来,有关福建发展最热的两个词莫过于海丝和自贸试验区。当福建自贸试验区遇上海丝核心区,如何把叠加政策效应转化为发展优势? 福建自贸试验区当如何全面对接海丝核心区? 体制机制创新还需打通哪些梗阻?

    10月23日至25日,福建省亚太合作与经济发展研究会在集美大学召开学术年会,与会的数十位两岸专家学者以“福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福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区建设”为主题展开研讨,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错位共赢,催生“蝶变效应”


福建自贸试验区如何全面对接“一带一路”? 融合的路径何在?

在福州大学教授王婷看来,叠加政策效应能否转化为发展优势,关键在于能否理顺福建自贸试验区与海丝核心区的关系。她打比方说,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犹如三颗珍珠串在海丝这条线上,两大战略是纲与目的关系,“一带一路”为纲,自贸试验区为目,纲举而目张。因此,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局。

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拓展海洋和投资贸易合作,再到深化人文交流,两大战略融合开始迈大步,接下来的重点是细化融合对策,抓住机遇,错位发展,创造优势。

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意义何在? 主要是打造全球经济制高点,为“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创造国际化平台。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自2015年4月21日揭牌以来,已陆续公布三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0项为全国首创,3项率先开放。

王婷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要顺应发展趋势,找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切入点。比如,提升物流功能,完善多层次、开放性、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要素流动的载体体系;突出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深化“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功能载体;打造投资贸易便利内陆开放高地,提升“一带一路”要素集聚、产业聚集功能。

更重要的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应探索区域开发开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结合的互利共赢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新办法,可从探索构建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间合作平台、建立跨国合作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重塑国际间产业发展合作模式等方面发力。

   

◆协调推进三大片区建设


集美大学教授李友华在调研中发现,福建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管理机构和职能还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导致制度创新成果难以统一推广,尚不能很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三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三整合”和“五优化”进度不一致,差距大,国内自贸试验区建设许多制度创新成果难以在三地同步复制推广。厦门基础好于福州、平潭,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与运作相对成型。而福州综合保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虽已封关运作,但因封关运作时间短,基础设施建设尚须完善。

基于此,李友华呼吁,三大片区按“统一名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同时,建立三地政府部门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对接平台,形成协调推进机制、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解决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厦门、福州、平潭三地虽同属于一个自由贸易园区,但各地都有各自的发展条件与资源禀赋,在一些细分的产业类别中仍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因此,与会专家提出,全省应统一布局,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战略措施和产业合作政策,探索不同层次的产业互补分工与合作路径。在贸易互补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和有效的竞争机制,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不断扩大。


◆海丝建设当以对接东盟为重点


眼下,福建正充分发挥“海上海外”特色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经济合作与人文融合并重,在基础设施、产业对接、海洋、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福建和东盟同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东盟是福建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外贸来源地,还是闽籍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移居地。

厦门大学教授王勤建议,福建自贸试验区应将东盟列为海丝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地区,把握区域生产网络调整期,积极扩大福建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并依据东盟国家不同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产业合作政策,进一步扩大福建与东盟海洋合作的规模和领域,推动福建成为连接台湾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桥梁,重视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系统风险管控。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是华侨华人的聚集区,海外侨胞是连接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对接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为广大海外侨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应吸引他们参与,发挥独特作用,深度融合发展,共拓发展新空间。

“自贸试验区可通过金融创新带动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也可组织有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通信干线网络建设。”王婷认为,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海丝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海外侨胞及其社团在所在国政商界的影响力,民间机构先行,有助于向所在国政府疏通“一带一路”参与国间互信度不够等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提前为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


◆拓展两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色是对台,随着对台商开放幅度的扩大,如何进一步拓展两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台南科技大学教授熊正一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太平洋转向欧亚大陆桥和东盟及印度次大陆,其影响力最终也将延伸至中东、西亚和欧非两洲。台湾向来基本都在做太平洋的生意,对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和东盟等地的贸易总额超过90%。因此,对两岸经贸合作而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显得更重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或可增加台商在两岸和东盟之间要素及市场转移的便利性。具体而言,两岸可以启动调研、交流学习、人才培育、海外投资等多方面合作。比如,大陆尤其是福建应启动部分科研和教育经费,鼓励两岸学者合作下南洋搞调研,鼓励两岸学生一起到南洋交流与学习。同时,福建高校可针对“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开设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并以全额奖学金鼓励台湾相关科系学生来大陆深造;由大陆设置南海风投,鼓励两岸企业家携手建设海上丝路。

福建如何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台湾景文大学助理教授徐东海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的多元开放合作进程,要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以及区域合作规划。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638.htm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4 20:46 , Processed in 0.29807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