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天下》杂志、东南网(2016-2-26):微扬科技:是微生态更是一种青春态度<hr>发布日期: 2016-02-27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研究生毕业前两年,李建聪常常住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里,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养殖箱,除了方便研发产品之外,需要有人彻夜值守,持续供电以保证各类鱼种有充足的氧气。实验室是李建聪创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科专业为生物学的他在一次参观校实验室时,听到导师提出的生态理念,顿时产生兴趣,于是有了报考应用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念头。
在他看来,生态是指通过人为构建而形成各种元素的平衡,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所谓原始和自然。他和几位同学自主研发的桌面宠物——观赏鱼生态瓶就验证了这一观点。李建聪的老家在宁德,虽然自家没有从事养殖,但他常见到鱼排上养殖户辛苦养殖的水产只要遭遇台风或赤潮,便会颗粒无收,如果生态理念可以在大型室内水产养殖中实现,就能避免户外养殖的不确定因素。
研发生态瓶之前,李建聪接触过大型养殖业,以鳗鱼为主。“鳗鱼对水质要求极高,为保持水体清澈,必须抽大量的地下水养鳗,而且为保持鱼室温度,需要燃烧能源为水体加温,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容易引起病菌繁殖。”作为成绩优异的标准理工男,李建聪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难事。他将水温控制在25-32度,用20天左右的时间培养好一定比例的菌群,让其生长,“微生物菌种的作用是分解鱼类粪便中的有机质,同时为浮游生物提供食物,不过长期如此,水质也将会藻类富集。”大型鱼池辅助采取虹吸式底部排水设备清理排泄物,最长可一年不换水。同理,生态概念若涉及水果蔬菜等食品行业,则更能使大众受益。为了降低创业成本,更是为了宣传生态理念,李建聪结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决定试水观赏鱼生态瓶,他认为,这种精致小巧的桌面宠物能够给面临巨大压力的各类人群带来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它是活物,而不像盆栽或毛绒玩具一样静止不动或没有生命。”
早在2007年,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产品,但很难做到完全不用换水,同时水中排泄物多也会影响美观。李建聪要做的是在美观之余充分考虑鱼的感受:“看似清澈的水其实很脆弱,是不适合鱼类生长的。”他的目的是调控菌群的比例,以此控制动态平衡,让在有限空间里生活的鱼感到舒适惬意。他和几个同伴利用半年多时间进行了近三百多个实验,才确定了合适的菌群比例,“有时一个实验因为某个参数的变化就要重复做五到六次。”接下来是要挑选能适应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水草和合适的玻璃容器。“水草植物接收光照后产生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鱼的排泄物经过菌群分解成为有机碎屑和无机离子,一部分供植物成长,一部分给少量的浮游生物提供食物,促其繁衍,同时浮游生物也为鱼提供食物,如此形成循环生态链。可至少3个月以上不换水。”2014年8月,生态瓶产品初步成型,主要鱼种选用了体态娇小,花纹独特的斑马鱼,定价三十多元。“最初的设想是做不换水不喂食的观赏鱼,经过添加大量浮游生物的试验可存活至少7个月,但水质极易变色,后来才减少浮游生物的比例,定位于不换水、少喂食。”他解释道。
产品受不受欢迎要市场验证了才知道。李建聪先是和团队的其他人在超市和高校门口售卖,颇受学生消费者和上班族的欢迎,于是产品开始逐渐包销学区周边的精品店和花店,并很快拓展到市区内三坊七巷、宝龙等热门区域,2014年9月,微扬生态瓶产品淘宝同步上线,3个月的时间内就销售了五千多瓶,而后,问题开始出现了。遭遇冬天的低温,生态瓶中的热带鱼很容易死亡,这是当时李建聪和他的团队没有考虑到的,此时面临毕业就业,团队人员重组,李建聪面临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抉择。“我希望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做了。”研究生毕业后,李建聪成立了微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获得产品专利,致力于利用核心技术把控微妙的生态理念。
新的团队几经磨合,已经显示出更加全面的合作能力,当务之急是立刻停止手上的所有产品重新进行研发。耐低温的鱼种普遍相貌平平,野生鱼种数量稀少,又不易捕捉。从2014年底开始,整整4个月,李建聪的团队都在用低温选育的方式进行野生鱼种的再繁殖。2015年4月,产品升级换代,同时,公司引进了可保持温度的瓶底加热纸,李建聪带着含有更多创新因素的生态瓶重返市场。
近一年来,微扬生态瓶的产品涉及白云金丝、泰国斗鱼等十余种,就连水草的选用也经过数十次淘汰,最终确定一种名为“细叶铁皇冠”的蕨类造景水草。一瓶一世界,一叶一追寻,如今微扬的第三代产品生态螺已经正式推出并上市,刚过去不久的去年“双十一”,线上当天销售额近1.6万元,自李建聪推出新产品以来,每月都有近2000瓶的销量,吸引了大丰收鱼庄等知名企业和运营商上门寻求合作。
成立微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李建聪放弃了很多,比如已经考上的选调生,已经找好的工作;但同时,他也学到了很多,比如美编设计、文案策划甚至是玻璃化学材料的甄别,坦然面对得失,这才是青春的态度。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4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