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闽东日报、东南网(2016-3-28):精准扶贫“嫁接”农业 “南岗”脱贫不“难干”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1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闽东日报、东南网(2016-3-28):精准扶贫“嫁接”农业 “南岗”脱贫不“难干”<hr>发布日期:  2016-03-29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到底要不要下山?几乎生活在南岗村的村民都曾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隐于海拔500多米山沟里的小村庄,位于蕉城区八都镇的东南方,是畲族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一个戴着“穷帽”的山区贫困村。

在这个不大的村庄里,外出人口600多人,约占全村人口的70%,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35户,已被列入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15年,省里选派干部结对到村里蹲点驻村,点对点解决扶贫问题。来自福州大学的教师李瑞宝与南岗村结了对。

“刚到南岗驻村时,经常到镇里开会。一开始我和大伙说‘我是南岗村的’,有些人没听明白,后来才知道大伙管它叫‘难干村’。”李瑞宝讪笑道。

初到南岗村的李瑞宝就体会到了“难干”之处:村里土地过于分散、农产品销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青年人才缺失……

摆在眼前的难题,没有让李瑞宝感到退缩。他充分利用时间与村两委反复交流,研究发展难题,探讨解决措施,定期走访村民及贫困户了解情况。

在去年7月的一次走访中,李瑞宝发现,村里种植的200亩佛手面临丰产,但不少果农非但没有流露出喜悦之情,反倒在田头低眉叹气。

经过打探,李瑞宝得知了一直以来南岗村种植的佛手多被中药商收购,但由于市场过于饱和,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不少种植户都面临着佛手滞销和入不敷出的窘境。

李瑞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那几日,他一心埋入“佛手堆”,希望能另辟蹊径提升佛手的附加值。

通过请教专家、前往泉州地区“取经”,李瑞宝对佛手产品的开发有了深入了解。他还尝试利用自己的教工网络社交圈,在微信平台上为南岗村的佛手赚足了吆喝,仅一天就销售了近500公斤的佛手果,为村民带来了7000多元的收入。

何不利用佛手果形奇特、果香醉人的特点,将佛手制作成精美的观赏盆景进行电子销售?转变思路才能寻求出路。李瑞宝与村两委成员们迅速行动,在村里建起了特色佛手盆栽培育基地,同时搭建农产品推广与销售的电商平台,打通佛手及其他农特产品的销路。

“人气旺起来了,村民才更有信心。”人气不足这个“贫根”依然存在。为了“聚人气”,李瑞宝和村干们花了不少心力,南岗村的蜕变也正在一点一滴地进行:入村口杂乱广告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靓丽的村标指示牌;狭窄破旧的主村道也“华丽变身”,得到修建与拓宽;借助依山而上的地理优势,南岗山海摄影基地正在不断完善;山间办起了家庭农场,农家乐、家庭采摘等亲子互动旅游项目,吸引市民“周末南岗游”……

“靶向”治疗才能扶到点上。南岗村的自然村也“各司其职”。上南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姜种植基地、水尾村构建竹林园承包基地发展竹产品、后岗山发展佛手特色盆栽培育基地和佛手产品加工、韩垄村发展茶叶基地……南岗村的“脱贫蓝图”正在描绘上色。(见习记者 杨菲菲 赵巧红 郑凯)


  闽东日报:http://www.cnepaper.com/mdrb_ty/html/2016-03/28/content_6_3.htm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370.htm
福州大学城论坛 - 声明 1、在发表言论时,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主题所有言论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作者发表,作者享有帖子相关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于福州大学城论坛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帖子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广告、人身攻击等情况时,福州大学城论坛管理人员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福州大学城论坛 ( 闽ICP备2022007610号-2 )|站点地图

GMT+8, 2025-7-4 20:36 , Processed in 0.30836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