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主站》首页 > 新闻栏目 > 学院新闻附三院:坚守初心,持续深入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附三院:坚守初心,持续深入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百姓的需求就是医院的目标!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把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增强综合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竭尽全力守护本地区60多万师生百姓的健康,特别要解决好医疗保障的‘最先一公里’,这是三院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今年10月31日上午,省政协崔玉英主席率省市政协提案联合督办组开展“福州大学城地区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专题调研,在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实地察看急诊科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洪在介绍中谈到的。看到现场络绎不绝的患者、紧张有序忙碌着的医护员工以及满面笑容的服务人员,调研组领导一行都露出了欣慰和赞许的笑容。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福建建设,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扎实贯彻中央和省级部署,聚焦难点,补足短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安全方便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自2013年建院之初起,为解决闽侯上街大学城片区最大的痛点难点问题——医疗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医院举全院之力建设急诊中心。如今6年过去了,医院急救中心以现代急诊医学技术和先进医疗抢救设备为基础,以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脑病科、手术室和ICU为支撑,以中医特色疗法为辅助,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管理,具备空地立体化直升机医疗救援能力,年平均急诊病例42000余人次/年,抢救病例1000余人次/年,抢救成功率达97.6%,基本实现了急诊患者“接的住、管的了、出的去”,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为提升本地区急诊县域就诊率作出了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6年来全体三院人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回首初心——一定要解决“最先一公里” 为什么是应急保障?在确定发展方向之前,医院班子经过了周密的调查和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从区域基本情况来看,大学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乌龙江南岸,西邻京福高速公路,东邻316 国道,是福建省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集教育、文化、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地区。本地区常住人口近70万,云集了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一中等13所高校和众多中小学、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宾馆等重要单位,以及永嘉天地、正荣财富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圈,人口组成中高知识人群占比较大,是我省的重要“智库”,在福州市和福建省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另一方面,从区域医疗力量来看,一是大型医疗机构数量少,在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之前本地区没有一所三级中医综合性医院;二是各高校、中小学的校医院及本地卫生所力量薄弱;三是远离市区、转诊困难,连接大学城与市区的重要桥梁——洪塘大桥、橘园洲大桥、浦上大桥等与各大交通要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拥堵,市区与大学城之间公路交通平均耗时大于30分钟,如遇危急重症转至市区医院将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通过多方调研,医院在建院之初就确立了把应急保障作为医疗工作建设重点,以解决本地区医疗任务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践行使命——五大举措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急诊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医院在建院初期十分困难,想要做好应急保障谈何容易?在医院刚成立就加入的老员工李昌宁主任回忆道:“2013年那会儿,可以说除了一座空荡荡的大楼、几台简陋落后的设备、几十名医护干部员工以外,三院几乎一无所有,有一回送来一个学生,我一看是阑尾炎,大家看着我,等我决定手术做不做,但那时候很多设备都没有配齐,连麻醉师也没有,这个刀我不敢开下去,最后没办法只能转走。”说到这里,李主任沉默地低下了头。“作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连自己学校学生的基本健康安全都保障不了,我们是很内疚的,所以那时候院领导的想法也是和我们一致的,再苦再难,一定要先把急诊做起来!” 有了目标,还要有想法、有办法,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团队集思广益、冥思苦想,制定并执行了一套契合三院实际,能够尽快提升医院应急保障能力的方案,总结为“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自我提升、凝练特色、合作共建”的工作思路。 一是“借梯登高”。通过积极争取,医院于2015年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〇〇医院(原福州总医院)共建军民融合医联体,以此为契机将市区老牌高水平医疗力量引入大学城地区,将急诊科列为医疗联合科室,在省内急诊学科领军人物——九〇〇医院急诊科张伟主任指导下开展应急保障建设,与九〇〇医院急诊科实行人员双向互派,两院联合排班,切实保障急诊救治力量,共同承担福州高新区、大学城及周边的120院前急救,让闽侯县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市区高水平医院的医疗服务。 二是“借船出海”。医院团队跑断腿、磨破嘴,通过银行贷款,积极寻求上级单位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充实人才、设备。逐步设立了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建设急诊诊室、分诊台、输液站、急诊抢救室、急诊EICU、急诊手术室、急诊清创室、急诊留观室、急诊输液室和急诊病房,配备了呼吸机、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自动除颤仪、全自动洗胃机等医疗设备。配备120救护车,车内配有车载呼吸机、便携式除颤仪和车载心电监护仪。医院人才队伍已由建院初期的数十人充实至400多人,急诊科拥有医师15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1人,护理人员2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5人。 三是“自我提升”。医院为每一位急诊科医护员工量身定制培养提升计划,分批次选送人员到广东省中医院、九〇〇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在院内开办了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培训班,组织急诊技能比赛等。建立急诊应急响应机制和多学科会诊机制,树立全院人、财、物资源“一盘棋”理念,建立只要急诊有需要,全院资源第一时间响应的“一键启动”机制,并通过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强化使响应机制转化为医疗运行效能,打造一个全院、全员、全时段参与的“大急诊科”。 四是“凝练特色”。中医院的灵魂在于“中医特色”,医院充分把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让中医药全程参与急诊救治,目前已在急诊中成功运用了数十种“简、便、验、廉”的中医治疗手段,如:高热病人的放血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等中医特色外治法,急性腹痛患者的穴位药敷法、脐针、腕踝针、普通针灸等,抢救昏厥患者的开窍醒神针灸治疗、急性胸痹急诊针刺治疗等,丹毒等感染性皮肤病的四黄水密散中药外敷治疗,分布型休克患者的神阙拔罐治疗(如蚂蚁等毒虫咬伤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高血压急症的中医外治放血疗法等。 五是“合作共建”。千方百计最大限度拓展服务空间,与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等院校建立医疗合作关系,通过校内医疗机构的整体托管或共同合作的模式,弥补了各院校医务室医疗力量薄弱的缺点。与辖区派出所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建立联动机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在警务中遇到的危急病患能在医院得到优先的医疗服务。与福州高新区全面共建医疗保障体系。 展望未来——应急保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记得2009年时,我还在学校读大三,有一回吃东西吃坏了肚子,半夜痛的不得了被室友送去就医,卫生所的医生没办法处理,只能把我转诊到市区医院,一路上车子颠簸,过了快1个小时才到市区,我躺在车上真是饱受折磨,如今10年过去了,大学城的老师同学们遇到危急情况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因为有危急情况三院第一时间就能够帮他们解决!我为自己是三院的一员感到自豪!”林晶深切感慨道,她家住闽侯上街,曾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生,毕业后为了自己的医学理想进入了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如今已经从一线员工成长为中层干部。作为一名从读书到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在大学城片区生活的上街人,林晶是亲历者、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她的话道出了近年来医院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给本地区民众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迁。 2016年2月23日,急诊科增加夜间急诊值班医护人员,正式开始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年无休的急诊服务;2016年12月30日,120院前急救正式启动;2017年12月21日,举行“卒中中心启动仪式”,标志着闽侯地区首个规范、高效的脑卒中绿色通道正式启动;2018年2月1日,医院与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医疗保障体系合作签约仪式举办;2018年9月19日,开展空地立体化直升机医疗救援演练,成为闽侯地区首个有条件提供航空医疗救援服务的医院;2019年7月3日,完成中西医结合危重症基地装修改造工程,将急诊科、ICU、DSA等区域紧密相连,实现无缝对接、紧密联动…… 几年间三院人举全院之力大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实现了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管理同质、发展同步的闽侯大学城区域急诊专科联盟。”医务部主任林友宁介绍,“联盟将吸纳闽侯县各二级以上医院加入,定期到各网点开展急危重症技术培训,指导学科建设,提高危急重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联盟上下转诊绿色通道。统一完善中心医疗信息系统,实现首诊接诊急诊患者时即可直接办理联盟各医院的检查、住院手续等。为每台救护车上配备院前急救信息无线传输系统。实现将急危重症患者院前生命体征相关信息实时反馈到医院,以便医院为接收患者院内诊疗提前做好准备,争取更充分抢救时间。要在原有卒中中心的基础上,加快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建设。让急诊患者全程有监控、过程有救治、到达后能快速处理,为全域内急诊处置病人提速,实现‘共策共享、齐发展、同进步’的目标 。” 走进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可以看到高悬的十六个大字“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精勤不倦、仁爱惠民”——这是三院人的初心与使命。这支朝气蓬勃、雄姿英发的队伍,组建不过短短6年,全院职工平均年龄仅32岁,他们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铁肩担责、奋发竞进,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冲劲、闯劲和拼劲,为了践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理想而不断努力,这份初心和使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原文地址:https://www.fjtcm.edu.cn/html/CollegeNews/20191126/30342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