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网、中国青年网(2013-12-12):福州大学支教团:在担当奉献中走进 ...
《媒体福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网、中国青年网(2013-12-12):福州大学支教团:在担当奉献中走进固原<hr>发布日期:2013-12-13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2013年新学期来临时,一部《为那一片蓝天》的宣传片在福州大学校园电视台正式播出,在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部公益片的制作者,就是六位此时正在宁夏固原三营中学支教的福大研究生们。四个月前,这六名同学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去工作,也没有继续在学校教室里深造,而是选择踏上了前往西部的支教征程。改变的,首先是自己
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南部,也是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里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刚来固原三营的时候,支教团洗漱用的都是浑浊的井水,即使煮过了用,皮肤也会爆皮儿;饮用的都 是硬水,喝到嘴里咸咸的,难以下咽,几乎每个队员都曾因水土不服而生病。
但这里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孩子们无暇的童心、天真的幻想,还有许多关于未来的彩色之梦。在支教队员眼里,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西部未来的建设者,是发展西部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能够帮助这里的孩子更好地学习,是他们以一名支教老师的方式为实现中国梦所作的微薄努力。所以,当支教队员就着酱油吃白面,点着蜡烛度过长夜,面对残垣断壁的居住土房时,他们不仅很快适应,忘记了什么是艰苦,而且甘之如饴。
从点滴做起,做好支教的每一天
固原是一个典型的回民聚居地。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差,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很多中学生甚至无法用普通话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福大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每一天都在尝试,努力给学生们最好的教育和帮助。英语专业的支教队员许翠英自主创新英语口语训练方法,通过教唱英语歌的方式,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而支教队员林毅则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以此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互动性与自主意识;此外,任数学教师的韩腾飞、苑新博,经常放弃自己的午休时间,为成绩落后的同学答疑解惑;支教队员黄剑锋则在周末,办起了免费的学习兴趣班,为数十名学生拓展课外知识。
个人的努力虽然微薄,但在这个六个人的支教团队里,都相信这样一句话,“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恰恰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教学相长,学思共进
支教团队员不仅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十分重视,同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与精神成长。碰到学生生病了,支教队员亲自陪着去看病买药;军训时,支教队员自己掏钱,给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买牛奶喝补充营养;当地的学生缺乏课外读物,支教团成员联系母校福州大学,募捐了上千册的图书;看到学生缺少基本的学习用具,支教队员又向社会发出助学倡议,现已联系到上万元的捐款金额。
在固原三营,贫困阻碍着人们,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奔波,忽略了学生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支教队员挑起了担任学生精神导师的责任。支教队员常常利用周末到偏远山区家访,深入学生家庭,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络,在塬梁峁壕交错的黄土小道,在山脊陵背的破窑洞里,都留下了支教队员的足迹和身影。他们还通过为学生联系共建班级,打开学生们认知外界的窗口,进一步来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目前,福州大学土木学院13级(六)班已经与三营中学七年级(七)班形成共建班级,还有更多的班级正在联络之中。伴随着学习和思想的进步,支教队员的内心也在成长,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细微,倾心孩子们的诉求,目前,支教虽然仅仅进行了四个月时间,学生们的变化却无处不在,笑脸多了,话语多了,老师学生、课上课下提问题聊话题的更多了。
2013年12月6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二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做为支教行动的力行者,福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更是深感自豪和骄傲,倍受激励和鼓舞,表示一定做到在支教生活中弘扬志愿精神,甘于担当奉献,用志愿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网址:http://xibu.youth.cn/yw/201312/t20131212_4373268.htm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6915.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