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3-17 13:01:12

东南网(2014-12-8):北京新工人艺术团福大“唱谈” 为劳动者发声 ...

东南网(2014-12-8):北京新工人艺术团福大“唱谈” 为劳动者发声<hr>发布日期:2014-12-09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为劳动者歌唱”的民谣唱谈会现场互动问答。
东南网12月8日讯(大学生通讯员 张惠敏 曹蕾 许晓鑫)“歌曲的形式是民谣的风格,歌曲的背后是劳动者的故事,主流文化声音中鲜少听到的劳动者之声。”12月5日晚七点,北京新工人艺术团应邀在福州大学图书馆明德厅举办主题为“为劳动者歌唱”的民谣唱谈会,为劳动者发声,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据悉,北京新工人艺术团是由工人自发组建的服务工人的组织,至今已成立12年。不同于以往的讲座或音乐表演,一把口风琴,一把吉他,团长孙恒用独特的唱谈形式讲述艺术团“为劳动者发声”的历程。
从1998年出去闯荡为起点,每一年都有一首歌,每一首歌都有一段故事。无一例外,这些故事都只有一个主角——工人。从渴望逃离压抑生活的年轻的自己到沉默寡言满手沧桑的“彪哥”,从一群向老板讨要工钱的工人到迫不得已开胸验肺的张海超,从3600万打工子女到6000万留守儿童,孙恒通过歌声想传达的,便是关注劳动者。
《生命之歌》这首歌,是为悼念富士康连跳事件中的工友而作的,自杀是面对现实最无奈的反抗。“生命可以无奈和简单,但不能没有尊严。”孙恒表示,面对不公时,要使用正确途径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当我们唱生命之歌的时候,和现场的工友互动讨论对工人生活的看法,当工人们喊对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希望。”团员许多表示,唱歌更多的是希望引起共鸣和反思,希望能具有激励和教育意义。
到目前为止,该工人组织组建了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公益店、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公益性服务。孙恒认为虽然说劳动者创造历史,但劳动者从未进入过历史。他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努力,让劳动者学习文化将劳动者的文化记录传承下去。谈到艺术团今后的发展,孙恒表示目前准备采用工人合作社的形式,即是通过集体来帮助个人,共同发展,来实现社会、组织、个人三方面理想。

临近尾声,孙恒向大学生建议,“我希望大学生要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去接触社会。”他表示,只有接触社会,深入劳动者的生活时,才能够明白“为劳动者歌唱”的真正意义。

东南网:http://i.fjsen.com/2014-12/08/content_15357648.htm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6140.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南网(2014-12-8):北京新工人艺术团福大“唱谈” 为劳动者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