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3-17 13:00:34

福建日报(2015-12-10):“滑时代”,两岸如何引导“低头族” ...

福建日报(2015-12-10):“滑时代”,两岸如何引导“低头族”<hr>发布日期:2015-12-10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刷屏族”行列。走路时低头看手机、聚会时低头玩手机、购物时低头刷手机,地铁、公交车上也大都是玩手机……玩手机成为“滑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过度依赖手机,长时间刷屏,也会带来诸如车祸、眼疾、感情封闭等问题。对此,朋友们如何看待“低头族”这一现象?对于危及生命安全的“马路手机族”,该如何管理?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沉迷其中?
特邀嘉宾:
台湾铭传大学心理系教授 郑夙珍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
台湾媒体人张昱珍

现状:“低头族”处处见
听涛君:现在处处可见“低头族”。据一项调查显示,除了开会外,玩手机成为白领一天主要的情境模式。对此,各位怎么看待“低头族”现象?其成因是什么?
张昱珍:现在一机在手,事事搞定。手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也极大便利了我们的工作与交流。我想“刷屏族”现象很自然。只要使用得当,刷屏很正常。比如我有好多大陆朋友,因为无法时常来往,只好通过微信嘘寒问暖;还有中国人较含蓄,许多当面不好说出口的话,也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来表达。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年轻人刷屏。
郑夙珍:智能手机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手机依赖症”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乘地铁、坐公交、排队等候,甚至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仍有许多“刷屏族”忙于听音乐、查邮件、玩游戏,而缺乏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假如一天不见手机,有些人就会魂不守舍。
甘满堂:其实“低头族”是“手机依赖症”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主要是技术、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原因造成的。技术方面,是由于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都市里无线网络几乎全覆盖;从经济层面上看,资费越来越便宜,免费WiFi热点很多,大家负担很轻;而社会原因,则是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公共场合不愿意与陌生人说话交往,需要刷屏来消磨时间。这种现象主要是现代科技造成的,让人对科技产品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影响:“手机依赖症”爆发
听涛君:移动互联时代,被手机“绑架”的人也越来越多。各位认为长期刷屏会产生哪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危及生命安全的“马路低头族”,两岸交警如何整治?
郑夙珍: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了,但情感淡了。本来聚会给大家提供了当面交流的机会,可是常常演变成“无言的结局”。过度依赖手机,长时间刷屏,不仅会造成眼睛疲劳甚至眼疾,还会造成颈椎病。因为长时间刷屏,也容易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也就是所谓的“触屏手”。严重的出现网瘾,如十几个小时打游戏,那么危害就更大了。有些人群天生比较害羞,喜欢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现实交往的能力。
甘满堂:“低头族”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长期刷屏会给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马路上低头看手机极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为沉迷于手机中,不注意周围车流的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开车时玩手机,更成为危险的“马路杀手”。据媒体报道,有人在路上低头看手机时,没有注意到井盖丢失,结果掉进下水道中。还有人因为看手机过于投入,导致撞树、撞电线杆和玻璃的新闻时有耳闻。而开车刷屏酿成车祸的也不是什么新闻了。目前,福州警方已经对“马路低头族”进行整治,先进行劝导,严重的给予罚款和驾照扣分等处理。
张昱珍:台北市从2013年开始对驾驶摩托车、汽车违规接听电话进行整治。如果是市民边开车边接、打电话,或刷屏,都会根据相关法规对当事人进行劝导或处罚,开汽车的处罚3000元新台币。而对于“马路低头族”,目前没有相应的处罚。只会对那些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处罚300元新台币。

建议:做手机的真正主人
听涛君:据雅虎奇摩等网站的调查显示,台湾人每天手机上网时长达197分钟,比全球平均值高出55分钟。各位来支支招,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摆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真正做手机的主人?年轻人该如何有效管理时间,让手机成为自己工作的“利器”?
郑夙珍:其实,“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如果想要减少或消除“手机依赖症”,加强自制力是重要的一方面。现在,很多手机的主要功能被娱乐游戏等功能占据,这也是很多人对此上瘾的原因之一。因此,除了加强自制力外,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人性也很必要。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
张昱珍:手机对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的自制力不强,自然而然就容易对任何东西上瘾,不仅仅是网络或手机。
甘满堂:加强自我调控,养成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习惯,如在走路时、在会客时、在上课与上班时间,尽量不要玩手机。如果乘车、坐地铁时,尽量携带报纸、书籍,看书看报或与周边人聊天来消磨时间。
不过,养成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习惯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如针对城市过马路看手机的,交警要进行整治,宣传劝导为主,处罚为辅;对于开车玩手机的,因其危害性,需要在处罚上加大力度,如罚款、扣分等。在公共社交场合,如吃饭聚会时,大家能尽量相互提醒不看手机。此外,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家长最好不要为孩子购置智能手机。

记者点评
手机拉近了远隔千里的朋友,却疏远了近在咫尺的亲人;刺激的游戏让“游戏一族”爱不释手;摇一摇、附近人、漂流瓶成为快速交友的渠道……沉迷虚拟世界的人群还在不断扩大,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却在不断降低。
坐车看手机,开会看手机,吃饭看手机,睡觉也在看手机……手机把生活碎片化了。这确实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不容置疑,智能手机的普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便捷了我们的工作,成为人们的宠儿。可是,长期低头刷屏,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有人这样形容手机造成聚会的难堪:“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上了微博、微信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
诚然,手机这一现代通讯工具本没有错,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手机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但若使用不当,带给人们的伤害可能也是长久而巨大的。因此,只有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这一工具,才能不为所累、不为所害。抬起头来,我们能拥抱更健康的生活。本报记者 李向娟
网址: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5-12/10/content_883993.htm?div=-1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509.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日报(2015-12-10):“滑时代”,两岸如何引导“低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