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日报(2016-2-4):多管齐下 着力开创行业新局面
闽南日报(2016-2-4):多管齐下 着力开创行业新局面<hr>发布日期:2016-02-05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行业需要一个沟通协调平台2002年,张少权从福州大学毕业,先后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房地产几个行业就职,拥有理学硕士学位的他之后又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在职攻读MBA。目前他还担任漳州市房地产协会常务副会长、漳州市福州大学校友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总体而言,漳州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目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张少权介绍说,1997年,混凝土行业在我市崭露头角。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发展迅猛,我市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已从1997年的两家发展到如今的57家。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行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非法生产、恶性竞争、欠款问题严重……”张少权表示,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规划和监管不够完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产能过剩,目前我市有57家混凝土企业,设备年生产能力达3420万立方米,可全市年需求量不足1000万立方米;又如无资质混凝土搅拌站点的出现,他们的生产设备破旧,产品无检测、质量差,不纳税,却凭着超低的价格抢占了部分市场,严重扰乱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跨省跨地市供应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责任。
在发现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后,张少权与一些同行越来越坐不住了。大家开始频繁地聚在一起,商讨应对措施,研究解决方法。大家意识到,行业亟须一个对话、沟通、协调的平台。行业协会可以起到向行业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制定标准、提供服务、加强联系的作用,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已迫在眉睫。
当选会长:
乐为行业贡献力量
“成立协会的想法是去年国庆节期间提出的,到今年1月份成立,整个筹备过程仅有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张少权介绍说,如此高的效率,源于混凝土企业的积极参与,凝聚了诸多同行辛勤的汗水。筹备组成员为此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一方面,深入我市混凝土企业,同这些企业充分沟通,从市场现状、合力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客户满意度等宏观、微观角度做分析,让这些混凝土企业明晰长远利益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在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后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工作,为行业协会的成立铺平了道路。
“能够当选会长,要感谢大家的信任。可能大家看中的是我的热心、年轻、有干劲以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我很愿意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做一些事情。”张少权表示,一方面,筹备期间自己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和干劲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同行特别是一些行业前辈的肯定。另一方面,自己所在企业取得的业绩也为自己加了分。2008年8月至2012年9月,张少权所在的顺裕公司出色地完成厦漳跨海大桥特种混凝土的供应,产品合格率达100%,并荣膺“龙海市经济建设功臣”荣誉称号。在品牌打响后,张少权受命到漳州组建顺裕(龙海)混凝土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开始,与大型央企、国企、大型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先后承接了靖海高速、奥体中心、海峡生物科技中心、靖城工业园区、东南花都综合体、金品花园、漳龙物流园、草坂国家粮库、汽车客运南站、重点保障房项目、重点校安工程等混凝土供应业务,品质和服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今后打算:
贯彻双向服务宗旨
谈及漳州市混凝土行业成立后的努力方向,张少权表示,会员们的期盼就是协会努力的方向。
首先,坚持双向服务。协会将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相关部门管理好混凝土行业;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解决会员单位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言,目前正在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出台布点规划,开展打击“无资质黑站”行动,整顿市场秩序;举报跨省跨地市供应现象,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查处;出台行业价格指导政策,促进行业形成自律公约。
其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协会把大家组织到一块儿,希望能尽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传递新思维、新思路、新技术,加快会员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张少权介绍说,因为准入门槛低,我市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通过互相交流、参观学习,促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我市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开创新局面。”
最后,推动行业归并整合。张少权表示,中央正在力推供给侧改革,从长远看,混凝土行业的重组势在必行。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我市混凝土市场已由原本的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原本不愁销路的不少企业,因为营销薄弱、管理粗放,开始为自身的生存而发愁。“行业整合后,市场秩序得到改善,行业有合理利润,效率得到提升,质量有了保障,企业活力提升,政府税收增加,资源集约利用,也更节能环保。”张少权举例子说道,此前龙岩的水泥行业在经过整合之后,企业家数由原来的数百家减到不足10家,这不仅没有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反而促使行业走上了规范化之路,政府、行业、市场、生态环境等都受益。这对混凝土行业今后的整合工作,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林思赓 文/图
闽南日报:http://218.6.92.114:88/html/2016-02/04/content_95701.htm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393.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