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3-17 13:00:15

福建日报(2016-5-26):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当代使命

福建日报(2016-5-26):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当代使命<hr>发布日期:2016-05-26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陶火生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对当前时代条件下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作为青年学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洞察实践创新、牢记人民导向、加强理论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青年学者的当代使命是什么?


用立志学问的态度做好理论研究。态度影响着效果,对待做学问的态度会影响到我们能不能做真学问、做好学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需要青年学者立志学问,把做好学问当作自己的志业,不是寄情于物质享受而是寄情于学术探索,不是把追求真理当作谋生工具而是把追求真理当作人生价值。
用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和技术手段,也特别需要社会科学和精神动力,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青年学者凝心聚力、努力探索,用理论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用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引领社会精神和传承人类文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方面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在这一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的过程中,青年学者需要承担起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的文化使命。
用蓬勃的理性思索应对实践问题和满足人民需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青年学者要用理性思索来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如何才能肩负起当代使命呢?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就是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习,就是要善于学习各种思想资源,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做到博采众长、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不断学习,就是要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做到自科与社科齐飞、科技与人文一色。
深入洞察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不断推进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只有深入洞察实践创新、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正确反映实践创新、即时总结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青年学者才能做好真正的学术研究,才能产出好的研究成果。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确引领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味着我们的学术研究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味着我们的学术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
时刻牢记人民导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这意味着我们的理论成果为谁服务、谁能接受。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知识需要、思想需要、实践需要,那么,这种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福建日报(11版):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05/26/content_929690.htm?div=-1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257.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日报(2016-5-26):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当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