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方网(2016-6-20):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实现全隧轨通(福大 ...
人民日报、北方网(2016-6-20):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实现全隧轨通(福大参与科研攻关)<hr>发布日期:2016-06-20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层峦叠嶂的山丘,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是记者来到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费尔干纳盆地的最初印象。从首都塔什干乘车三个小时后,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谷出现在记者眼前:一条小河从山间潺潺流过,岸上是崭新的铁轨,向铁轨尽头望去,便是此行的目的地——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甘姆奇克隧道。解决全国1/3人口出行问题
费尔干纳盆地物产丰饶,乌兹别克斯坦约1/3的人口——将近1000万人生活在这个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内。由于盆地与首都塔什干没有直通铁路,公路路况较差且受气候影响,当地居民往往只能绕经邻国乘火车前往塔什干。
为了解决这1000万人的出行问题,乌政府在2013年将连通盆地内外的安革连至琶布电气化铁路线列入建设日程,这个被誉为“总统一号工程”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乌国内的广泛关注。而在所有规划路段中,甘姆奇克隧道全长19.2公里,开挖总长度达47公里,是中亚地区最长的隧道。它的建设关系到整条铁路的建设进度,是工程的核心和最大难点。
在长时间的多方比选后,项目业主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舍弃众多欧美公司,在2013年7月与中铁隧道集团签订了价值约4.55亿美元的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合同,并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这条隧道是中乌非资源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更是两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项目。
展现出中国成熟先进的建设技术
进入隧道,一阵清风袭来,与洞外的炎炎夏日形成了鲜明对比。中铁隧道集团项目现场施工经理肖辰裕说:“别看现在这么凉快,在隧道挖通以前,这里常年保持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他摸着隧道壁,向记者讲述起项目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隧道截面需要穿过7条断层,存在高地温和高地应力的不良地质条件,而当地一年冬季施工时间长达5个月,室外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即使在国内,如此规模的工程至少需要3年半工期,而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业主却要求3年内完成,这对于施工方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挑战。
在工程建设中,各类不利条件更是频频出现,干扰施工进度。隧道挖掘半年后,施工人员开始进入长达10公里的中亚最大岩爆(岩石爆裂弹射)区,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仅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就达到了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岩爆使隧道坍塌近2000立方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此外,岩层渗水问题也十分严重,在挖掘某些地段时,施工机械和人员几乎天天泡在水中工作。
面对难题,中方管理人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项目与国内福州大学进行立项科研攻关的成果,最终制定了科学的岩爆预测方法。在全面的安全措施保护下,安全度过了岩爆区,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事故。在渗水区,由于机械无法协助,施工人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肩扛手抬把重达460千克的钢拱架安装到位,成功穿越了这一地带。
中铁隧道集团项目经理周校光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甘姆奇克隧道建设诠释了中国速度,展示了企业形象,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好了基础,中乌双方已就进一步合作签署了意向书。“我们有信心将中国速度进行到底,未来将推出更多优秀的项目”。
人民日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6/20/nw.D110000renmrb_20160620_1-21.htm
北方网: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6/06/20/031025907.shtml
注: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刘成禹教授团队参与了甘姆奇克隧道的岩爆科技攻关
<hr>原文地址:https://news.fzu.edu.cn/info/1014/15218.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