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3-17 12:59:36

泉州晚报(2017-03-08):化工博士的期盼

泉州晚报(2017-03-08):化工博士的期盼<hr>发布日期:2017-03-08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一到泉港,我们就着手研究‘离子液体催化非食用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这个课题。技术攻关后,我们还将申请专利。”3月初,笔者来到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校区,博士生蔡东仁正带领他的课题组成员在实验楼认真查阅资料,设计化学合成路径,为课题精心准备。
2月28日,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泉港校区)迎来了首批入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来自厦门翔安的90后小伙蔡东仁就是其中的一名博士生。
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校区是福州大学、泉港区政府和福建石化集团公司三方为加强人才培养,跟踪研究石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而合作创办的,采用“2+2”培养模式,实行校地企联合办学新模式,即本科生前两年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接受基础课学习,后两年在泉港校区完成学业。截至目前,共有427名大三、大四学生入驻泉港校区,博士、硕士研究生也陆续入驻。
“小蔡是学院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的博士一年级学生,很认真、很有上进心,一到学校报到,他就埋头钻到科研组办公室作研究。”福州大学石化学院团委副书记伍宇翔说。
早在三年前,蔡东仁就跟随学院博士生社会实践队,到泉港洋屿化工、东鑫石化等多家石化企业见习,实践队还和企业在化工样品分析上达成课题对接。“当时知道学校要在这边成立石化学院,但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来这里读博。现在学院已经开始运作了,以后自己就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课题,还可以面对面跟企业一线工程师交流,帮助解开在学校遇到的科研困惑,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小蔡说。
刚到泉港,只要一有时间,蔡东仁就会走出实验室,到校园中走走,感受“新家”的氛围。走在安静整洁的校园,眼前是一片青绿相间的橡胶足球场,一排排闽南风格的现代建筑矗立在青山间,和旁边的人工湖相映成趣,“原来这里这么美,这简直就是一副刚绘完的粉彩水画。”小蔡感慨道。
当初决定继续留校攻读博士,源于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当得知就要派来泉港新校区,一开始小蔡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但是现在看到学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行政楼、师生公寓、食堂等硬件设施齐全,运动场、足球场、市政道路、绿化景观配套完善,虽然没有福州老校区的繁华热闹,但这安静舒适的地方却是静心学习、科研最好的去处。能作为第一支入驻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成员,小蔡觉得很幸运。
“等学院再运营几年,逐步成熟之后,这里更会是莘莘学子的学习乐园。”对学院的未来,小蔡心里充满了期盼。
谈起未来的规划,小蔡说当初选择继续读化学工程专业博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一些地区性的大型化工中心不断涌现,需要大量的化工专业人才,这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今后从业的希望。
“现在泉港不断鼓励石化龙头企业发展并向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打造石化产业集群。当地对人才的需求,给我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更大平台和机遇。”小蔡说,“而且泉港对引进的优秀人才还提供人才公寓、津贴补贴、创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这里扎根,我们有信心。”(林弘梫 庄国辉 刘泽阳 张文璟)


泉州晚报: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7-03/08/content_313873.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晚报(2017-03-08):化工博士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