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网、东南网(2017-05-23):你说个物品名称 它载你精准找到 ...
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网、东南网(2017-05-23):你说个物品名称 它载你精准找到<hr>发布日期:2017-05-23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http://mag.fznews.com.cn/outfiles/fzwb2017/fzwb20170523/20170523_A05_02_118.jpg
学生现场操作能带路的载人导航装置。
福州晚报讯 会说话的导盲杖、能带路的载人导航装置、让聋哑人“能听能说”的手套……福州大学学生专为残疾人研发的这些辅具产品将来有望推广。昨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和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密切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便利。
在签约现场,福州大学公益助残创业实践中心学生的发明一一亮相。其中一款最新发明——能带路的载人导航装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记者看到,这款能带路的载人导航装置的外观约有两个鞋盒大小,底部装有四个轮子,容许一个人站立。装置内部机关密布,里面放置了控制器、传感器、减速器等,用户通过手机控制,避开障碍物,实现点对点移动。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吴家征是该装置的发明团队“未来时代科技团队”的队长。他说,这个装置名为“引航者”,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定向载人移动装置。在图书馆、博物馆、商场、机场等大型场馆内,下载相应的APP后,只需要手动点击或者说出相应的地名,甚至是商品名、图书名等,它就可以自动、快速地把你带到指定的位置,准确地带你找到所需物品。
从最初设想到制作完成,4多个月来,团队成员不断地对装置进行改版升级。
“目前这是第二代引航者,技术进行过改良,点对点的移动误差在1厘米以内。”吴家征说,今后他们还将对其进行改进,将误差控制在0.5厘米以内,并计划在每隔20米到50米的地面上放置调整图标,通过传感器,修正移动误差,从而实现长距离的移动。
“对于一些腿脚不便或是视物有障碍的人来说,在大型场馆活动,需要人工指引。‘引航者’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可以更好地为这些群体提供便利。”队员窦畅说,这款装置普通人也能使用。目前这款能带路的载人导航装置还处于第二代试验阶段,一些功能还在改进中。研发成功后,投入市场,让特殊人群出行更方便。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红表示,去年底,该学院副教授陈俊牵头成立福州大学公益助残创业实践中心,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知识,激发创造力,帮助弱势群体,通过科技改变他们的生活。
福州晚报:http://mag.fznews.com.cn/search?channelid=12168&searchword=NPID=2*pubdate=2017.05.23*page2=A05#A05%u7248%uFF1A%u798F%u5DDE%B7%u793E%u533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