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17-05-27):创新争先传薪火 科技才俊谱华章
福建日报(2017-05-27):创新争先传薪火 科技才俊谱华章<hr>发布日期:2017-05-27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 编者按近年来,省科协持续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激励平台,引领他们勇挑重担、敢为人先、拼搏奉献,形成老中青科技人才薪火相传、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如今,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已成为建设新福建的生力军。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本专栏撷取一批青年科技才俊,报道他们在科技创新“接力跑”中取得的可喜成就。徐艺军
福州大学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他首次成功调控出小粒径铂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吸收峰,并由此实现铂纳米粒子对于多种可见光光催化反应的增强效果,入选“2016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为利用太阳能开辟了新途径。
郭隆华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副研究员
他致力于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应用研究,开发了水产品身份追溯系统,连接水产企业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提供了“从池塘到餐桌”的追溯模式,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郭文忠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
他在国内率先展开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功开发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千兆VPN系统和千兆防火墙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研发了嵌入式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
赵铁松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他致力于数字视频的编解码、传输及图像视频质量评价等研究,着重关注移动设备上的视频应用。他针对视频编码的系统性研究,与国际前沿同步,相关成果可提升我省视频消费产业的竞争力。
卢春华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基于石墨烯的光学生物传感方法,并证明了石墨烯作为核酸药物载体的可能性。首次结合pH化学振荡反应与DNA纳米机器,构建具有自动“开关”功能的DNA纳米机器。
方圣恩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土木工程结构防灾减灾领域研究。他提出的土木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提出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文见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7-05/27/content_1027951.htm?div=-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