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东南网(2018-05-28):科特派,打造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
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东南网(2018-05-28):科特派,打造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hr>发布日期:2018-05-28 作者: 本报记者 赵锦飞 吴柳滔 阅读: <hr>本报记者 赵锦飞 吴柳滔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19年来,福建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科特派制度,不变的是“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思想灵魂,变的是不断放活的选派方式和政策支持等机制。步入第十九个年头,南平科特派制度与时俱进,助力乡村振兴:科特派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将落地武夷新区,利用科技特派员的高位嫁接优势,聚集创新创业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上海交大共建科技特派员研究院达成意向,瞄准集研发、创业、培训为一体的全国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
紧扣需求,推进农民全面发展
(节选)
实践证明,科技助力扶贫,确实收到了1+1>2的效果。去年,南平科特派通过“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等方式,培训贫困人口1.6万人次,帮助南平全年脱贫3.77万人。科特派工作还向宽领域转变,拓展延伸到畜禽污染防治、生态养殖、小流域治理及水美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建设。
浦城荣华山产业组团有17家合成革企业、79条合成革主生产线,但却不见高耸的烟囱。去年,福州大学刘康林教授领衔、25名专家以科特派身份参与的煤改气大戏拉开帷幕。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企业运行科负责人魏云说:“煤改气在合成革行业应用几乎没有先例,可借鉴经验少、技术难题多,我们高位嫁接福州大学高端资源后,所有合成革企业生产线全部完成燃气供热系统改造,并淘汰19台燃煤锅炉,拆除4根囱。”邻近园区的仙阳镇三源村党支部书记连淑安感触很深:园区企业不烧煤后,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
(节选)
全文见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28/content_1109469.htm?div=-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