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厦门网、海西晨报(2018-12-20):拍“无国界电影” 灵感来自琴岛 ...
厦门日报、厦门网、海西晨报(2018-12-20):拍“无国界电影” 灵感来自琴岛<hr>发布日期:2018-12-20 作者: 本站编辑 阅读: <hr>文/本报记者 林路然图/本报记者 何炳进
昨晚,厦门青年导演邵大卫回到家乡,献上十年磨一剑的厚礼——由他编剧导演的《夜魔奇案》举办厦门首映礼及主创见面会。邵大卫说,影片的编剧工作是在厦门完成的,而灵感则来自于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鼓浪屿。影片将于明日全国公映。
【专访】
鼓浪屿出生,曾就读人民小学、厦门二中
他把成长经历 投射进电影里
“我是正港的厦门人!”《夜魔奇案》首映礼上,“70后”导演邵大卫用流利的闽南话自我介绍。他说,他在鼓浪屿第二医院出生,在人民小学、厦门二中、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读书。而这些成长经历就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里,尽管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法租界,但与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中西文化交融的底蕴完全契合,“哥特风、教堂都是源自鼓浪屿成长时光的积累。”
10年前,邵大卫就在厦门用一个月写好了《夜魔奇案》的剧本。那时,他的女儿刚出生,这原本是一个关于父女之爱的故事。但经历了漫长的10年,这部电影姗姗来迟,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修改。这部电影的诞生之路,也折射出邵大卫坎坷的电影路: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先在厦门的广告公司担任广告设计,随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
“走在电影这条路,30%的人倒在剧本关,80%的人倒在资金上,这条路到处是坑。”邵大卫毫不避讳地说,作为一个“北漂”,没有人脉,没有资金,电影梦曾一度搁置。多年里,他转而拍摄广告,一拍就是400多部。“我安慰自己说,也当了400多次的导演。”邵大卫说,回过头看,自己足够幸运——2017年12月,他得到同学兼好友陈晓波的帮助,在上海顺利完成《夜魔奇案》的拍摄。
“我听到明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的消息时,非常高兴!”邵大卫说,厦门拥有很好的资源,一年四季都有如画的风景,非常适合拍戏,他鼓励厦门的电影人好好努力。目前他已开始筹划下一部电影,名字暂定为《捍卫战警》,讲述一名中国孤胆英雄的故事。
厦门日报:
http://epaper.xmnn.cn/xmrb/20181220/201812/t20181220_5242626.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