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峰会(2019-08-01):福州大学教授何炳蔚:“产学研赛”结合,推进机器人工 ...
中国机器人峰会(2019-08-01):福州大学教授何炳蔚:“产学研赛”结合,推进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hr>发布日期:2019-08-01 作者: 中国机器人峰会 阅读: <hr>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办学之道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开始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相继出台,做强我国的制造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希望,新工科学生们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对此,何炳蔚指出两个途径。他认为,一方面以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基础,通过改造课程知识体系,替换和新增部分机器人工程相关课程,实施机器人工程专业,硬为基调。另一方面,以自动控制专业专业为基础,通过改造课程知识体系,替换和新增部分机械和机器人工程相关课程,实施机器人工程专业,软为基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何炳蔚指出,创新教育不成体系、专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单一、产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驱动力不足和创业教育与产业脱节是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对目前教学组织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产学研赛”结合,推进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
此外,还应该建立以竞赛为驱动的课程与实践双螺旋上升的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备精密机械传动,伺服驱动及控制技术,专业机器人开发应用知识体系的机器人工程人才。并打造校企合作共赢的宽口径多层次的机器人工程实践培养架构,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设计能力提升,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搭建多方联动跨学院、跨学科、多领域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全程反馈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编后语:此文是根据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何炳蔚教授于2019年5月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的《多层次递进式机械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施与探讨》报告录音整理摘编部分而成,题目为编者所加。
网址:http://www.chinarobtop.com/newsinner.php?id=78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