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东南网、海峡网、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网】同心抗疫 战“ ...
【福建日报、东南网、海峡网、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网】同心抗疫 战“疫”同行<hr>发布日期:2022-04-29 作者: 本报记者 黄枫 阅读: <hr>我省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快准严实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全力打造"平安校园""无疫校园"。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响应,共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守好校园安全防线。压紧压实责任 科学精准防控
这次疫情发生期间,省教育厅下达从严从紧做好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印发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省高校转入相对封闭管理或闭环管理状态。各高校因地、因校制宜,压紧压实党委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学校各级主体责任,因应疫情形势采取科学精准防控措施,努力做到"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泉州等地少数有涉疫师生的高校,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阻断校园疫情传播。
属地出现疫情后,厦门大学第一时间召开全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应急机动队伍,启动应急响应指挥体系。福州大学安排食堂、物业等第三方人员居校工作,做到"不离校、全监管",加强快递物品和冷链食品全面消杀,做到"全消毒、无遗漏"。福建农林大学落实"人、物、环境"同防,成立食堂、医疗、物业等工作专班,组织对校区50多座公共楼宇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设置扁平化、部门融合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实行校园全封闭静态管理,要求全体在校师生全区域、全时段佩戴口罩,全体中层干部、辅导员、后勤服务人员入住校园,疫情处置工作专班24小时调度运作,备足保障全校师生20天至30天需求的生活物资。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还利用高校人才高地优势,围绕病毒检测、疫苗研发、冷链消杀等开展科研攻关,为全省乃至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继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制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后,厦门大学又研发出可以"秒杀"新冠病毒的超大功率便携深紫外杀毒仪。这款杀毒仪能够在-18℃的低温环境下穿透冰层进行消杀,在距离目标物30厘米远就可以"秒杀"新冠病毒和细菌,灭活率分别达99.93%和99.99%。
福州大学和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出我国首台"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福州大学教授林峻与美林美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全自动医用PCR分析仪,为快速检测再添"利器"。
(节选)
全文见于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4/29/content_176614.html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2-04/29/content_31022082.htm
海峡网:http://www.hxnews.com/news/fj/fj/202204/29/2066215.shtml
福建省教育厅:http://jyt.fujian.gov.cn/jyyw/jyt/202204/t20220429_5901850.htm
福建省人民政府: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yqfk/fjxd/202204/t20220429_5901919.htm
厦门网:https://news.xmnn.cn/xmnn/2022/04/29/101034188.shtml
页:
[1]